




仑伐替尼(Lenvatinib)是一种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该药物于2018年9月在中国获批上市,自那时以来,仑伐替尼已成为中国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仑伐替尼的上市情况及其价格,并提供一些用药注意事项。
仑伐替尼由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研发,2018年8月17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细胞肝癌(HCC)的一线治疗。随后,同年9月4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也批准仑伐替尼在中国上市,用于相同适应症。
仑伐替尼在中国上市初期,其价格为16,800美元/盒,规格为4mg*30粒。由于仑伐替尼尚未纳入医保,患者需要自费购买,每月的费用非常昂贵,约为33,600美元至50,400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患者的实际用药量。
2021年7月2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了两家国产仑伐替尼仿制药上市,分别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和南京先声药业生产的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这些仿制药的上市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一重要药物。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几种仑伐替尼仿制药,包括孟加拉珠峰、孟加拉碧康和印度版的仑伐替尼。这些仿制药的价格相对较低,具体价格因品牌和地区而异,但总体上比原研药便宜很多,约为1,000至3,000美元/盒。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高血压的报告,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之前,患者的血压应得到良好控制。如果已知患者患有高血压,应在仑伐替尼治疗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1周。
在仑伐替尼治疗1周后应监测血压,之后两个月内每2周监测一次,其后每月监测一次。对于既往血压正常的患者,应当在观察到血压升高时开始使用一种降压药进行单药治疗。对于已经接受降压药治疗的患者,如果适当,可以增加当前药物的剂量,或者加入一种或几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
使用VEGF通路抑制剂可能会促进动脉瘤和/或动脉夹层的形成,尤其是在有高血压或动脉瘤病史等风险因素的患者中。因此,在开始使用仑伐替尼之前,应慎重考虑这种风险。
医生应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并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暂停仑伐替尼的使用。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蛋白尿的报告,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如果采用尿试纸法检出蛋白尿≥2+,则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调整剂量或停药。
使用仑伐替尼的患者中已有肾病综合征的报道。如果发生肾病综合征,应停用仑伐替尼,并及时就医。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报告。应在仑伐替尼治疗开始前及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根据标准医学实践进行治疗,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仑伐替尼会损害外源性甲状腺抑制。应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根据患者的治疗目标调整甲状腺激素给药以达到适当的TSH水平。
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已有伤口愈合延迟的报告。接受大型外科手术的患者应考虑暂停仑伐替尼治疗。关于大型外科手术后仑伐替尼再次用药的时机,临床经验有限。因此,应基于对伤口愈合良好的临床判断,以决定是否在大型外科手术后重新使用仑伐替尼。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报告了颌骨骨坏死(ONJ)病例。因此,当仑伐替尼与骨吸收抑制药和/或其他血管生成抑制剂同时或序贯使用时应谨慎。侵入性牙科手术是ONJ的风险因素。在仑伐替尼治疗前,应考虑进行牙科检查和适当的牙科保护措施。
对于既往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如有可能,应避免进行侵入性牙科手术。
妊娠女性服用仑伐替尼时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应告知妊娠女性其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仑伐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剂量后至少30天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医生应充分告知患者仑伐替尼的潜在风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孕期健康状况。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