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商品名为Vitrakvi,是一种针对TRK融合阳性实体瘤的创新药物。自2018年在美国首次获批以来,拉罗替尼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探讨拉罗替尼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拉罗替尼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于2018年11月26日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作为一种TRK抑制剂,拉罗替尼在治疗TRK基因融合阳性的多种实体瘤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这一突破性药物的出现,为许多罕见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审批流程,拉罗替尼终于在中国上市。2022年4月13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拉罗替尼在中国的上市申请。这意味着中国的TRK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终于能够享受到这种先进的治疗选择。
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拉罗替尼已进入中国医保目录。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此外,市面上还出现了多款仿制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拉罗替尼的价格因生产厂家和地区而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价格参考:
价格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和市场策略,患者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
拉罗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贫血、肌肉骨骼疼痛、疲劳、低白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碱性磷酸酶升高、咳嗽、白细胞减少症、便秘、腹泻、头晕、低钙血症、恶心、呕吐、发热、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腹痛。这些副作用多数为轻至中度,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接受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患者和护理人员应了解这些风险,并在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避免驾驶或操作危险机械。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或永久停用拉罗替尼。
使用拉罗替尼后,患者骨折的风险可能增加。医生应及时评估有潜在骨折迹象或症状(如疼痛、活动度改变、畸形)的患者。目前尚无关于拉罗替尼对已知骨折愈合或未来骨折风险影响的数据,因此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在治疗的第一个月,每两周监测一次肝脏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此后根据临床指征每月监测一次。根据肝毒性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或永久停用拉罗替尼。如果停止用药,在恢复用药时应调整拉罗替尼的剂量。
拉罗替尼与某些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与强效或中度CYP3A4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增加拉罗替尼的血浆浓度,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因此,患者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或在必要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拉罗替尼。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采用有效的避孕方法。儿童患者和老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轻度肝损伤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中度肝损伤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任何严重程度的肾损伤患者,一般不建议调整剂量。
拉罗替尼的上市为中国TRK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通过合理的用药和管理,拉罗替尼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