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立巴韦(Maribavir)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近年来在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本文将详细介绍马立巴韦在国内的上市情况及其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马立巴韦(Maribavir),又称为Livtencity或马利巴韦,是一种针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新型抗病毒药物。该药物于2021年11月23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实体器官移植(SOT)后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患者的难治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023年12月19日,马立巴韦在国内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成为国内首个用于治疗这类感染的新型药物。
马立巴韦适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患者(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公斤)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后出现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或疾病。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西多福韦或膦甲酸钠)难治(伴或不伴基因型耐药)的患者,马立巴韦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药物的剂型为片剂,每片含200毫克马立巴韦,呈蓝色椭圆形凸片,一面压印有“SHP”,另一面压印有“620”。
马立巴韦在国内的售价为22,939美元一盒,规格为200毫克*56片。虽然价格较高,但马立巴韦已经进入中国医保,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市面上目前没有仿制药,因此患者在购买时需要特别注意药品的来源和真伪。
在使用马立巴韦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常规、肝肾功能、CMV病毒载量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马立巴韦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和疲劳等。大多数副作用为轻至中度,通常在继续治疗后会逐渐减轻。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由于马立巴韦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这些监测包括定期检测CMV病毒载量、肝肾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患者应按时复诊,及时向医生反馈任何不适症状,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马立巴韦在国内的上市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长期管理,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