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一种第三代ALK抑制剂,属于ALK/ROS1双靶点抑制剂,主要应用于ALK阳性和(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劳拉替尼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尤其对于已经使用过第一代和第二代靶向药物但仍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劳拉替尼的作用和功效,并探讨其价格。
劳拉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具有体外抗ALK和ROS1以及TYK1、FER、FPS、TRKA、TRKB、TRKC、FAK、FAK2和ACK的活性。其主要通过抑制这些激酶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劳拉替尼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穿透血脑屏障,有效控制脑转移病灶,这是许多其他ALK抑制剂难以做到的。
劳拉替尼适用于已经接受过第一代和第二代ALK抑制剂治疗但仍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劳拉替尼在这些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此外,劳拉替尼对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尤为突出,显著降低了脑转移的风险。
劳拉替尼已于2022年4月29日在中国上市,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医保报销后的价格约为6500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930美元。这一价格相对于其他进口抗癌药物来说较为合理,但仍需患者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进行考虑。
由于劳拉替尼具有潜在的严重肝毒性,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特别是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内,每两周监测一次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此后根据临床指征每月监测一次。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应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用劳拉替尼。
劳拉替尼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危险机械。如果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剂量或暂停用药。
研究表明,使用劳拉替尼可能会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并注意是否有潜在骨折的迹象或症状,如疼痛、活动度改变、畸形等。如果发现骨折风险,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措施。
劳拉替尼对胎儿有潜在风险,孕妇应慎用。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一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劳拉替尼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一周内不应母乳喂养。
劳拉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ALK抑制剂,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独特的机制和显著的疗效使其成为临床上的重要选择。然而,患者在使用劳拉替尼时应密切关注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患者能更好地了解劳拉替尼的作用和功效,以及在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