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Lenvatinib),又名乐伐替尼或Lenvima,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特别是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和分化型甲状腺癌。仑伐替尼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其他相关受体,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仑伐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仑伐替尼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多种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RET 和 KIT。这些受体在肿瘤的生长、增殖和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仑伐替尼通过阻断这些受体的信号传导,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仑伐替尼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癌症的治疗: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仑伐替尼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仑伐替尼的推荐剂量如下:
仑伐替尼应在每天固定时间服用,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均可。药物应整粒吞服,也可以将仑伐替尼与一汤匙水或苹果汁在玻璃杯中混合,形成混悬剂。胶囊必须在液体中停留至少 10 分钟,搅拌至少 3 分钟以溶解胶壳,然后吞服混悬剂。饮用后必须将相同量的水或苹果汁(一汤匙)加入玻璃杯中,搅拌数次,然后喝完玻璃杯中所有的液体。
如果在仑伐替尼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肾细胞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剂量调整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高血压的报告,该事件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之前,血压应得到良好控制。如果已知患者患高血压,则应在仑伐替尼治疗之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 1 周。血压升高确诊后,应尽快开始降压药治疗。在仑伐替尼治疗 1 周后应监测血压,之后两个月内每 2 周监测一次,其后每月监测一次。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个性化选择降压治疗方案,并遵循标准治疗。
在有或无高血压的患者中使用 VEGF 通路抑制剂可能会促进动脉瘤和/或动脉夹层的形成,对于有高血压或动脉瘤病史等风险因素的患者,在开始使用仑伐替尼之前,应慎重考虑这种风险。如果患者出现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的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帮助。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蛋白尿的报告,该事件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如果采用尿试纸法检出蛋白尿 ≥ 2+,则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调整剂量或停药。使用仑伐替尼的患者中已有肾病综合征的报道。如果发生肾病综合征,应停用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医生和患者应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疗效和最小副作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