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唑替尼(Crizotinib),商品名为赛可瑞,是一种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克唑替尼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副作用及其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药物。
克唑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 ALK、ROS1 和 MET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这些激酶在多种癌症中过度激活,导致细胞增殖和生存信号增强。克唑替尼能够阻断这些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 ALK 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克唑替尼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克唑替尼主要用于治疗 ALK 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此外,它还可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的 ALK 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克唑替尼不仅能够缓解骨髓侵犯和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症状,还能通过血-脑屏障缓解脑部侵犯患者的临床症状。
口服单剂量克唑替尼胶囊后,药物的吸收达到峰值的时间约为 4 至 6 小时。每日服用 250mg 克唑替尼胶囊两次,15 天内可达到并保持稳态血药浓度。药物的表观终末半衰期为 42 小时,主要代谢途径是通过 CYP3A4/5 酶系。克唑替尼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 91%,分布容积较大,表明药物广泛分布于组织内。
克唑替尼的推荐剂量为 250mg,每日两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对于无需透析的严重肾损害(肌酐清除率 < 30ml/分钟)患者,推荐剂量为 250mg 口服,每日一次。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需按以下方法减少剂量:第一次减少剂量为 200mg 每日两次,第二次减少剂量为 250mg 每日一次。如果每日一次口服 250mg 仍无法耐受,则永久停服。
对于轻度肝损害患者(AST > ULN 且总胆红素 ≤ ULN,或 AST 为任何值且总胆红素 > ULN 但 ≤ 1.5 倍 ULN),无需调整起始剂量。对于中度肝损害患者(AST 为任何值,总胆红素 > 1.5 倍 ULN 且 ≤ 3 倍 ULN),推荐的起始剂量为 200mg 每天两次。对于重度肝损害患者(AST 为任何值,总胆红素 > 3 倍 ULN),推荐的起始剂量为 250mg 每天一次。
克唑替尼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腹泻、皮疹、肝转氨酶升高和神经毒性等。大多数副作用为 1-2 级,相对较轻。腹泻通常持续两到三天,其他常见的副作用还包括感觉神经病变和味觉障碍。严重的副作用如胃肠道穿孔较为罕见,但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
克唑替尼在体内或体外均可抑制 CYP3A。因此,患者应避免与治疗指数较窄的 CYP3A 底物(如阿芬太尼、环孢霉素、双氢麦角胺、麦角胺、芬太尼、匹莫齐特、奎尼丁、西罗莫司和他克莫司)合并使用。如果需要合并使用这些药物,可能需要减少 CYP3A 底物的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肝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克唑替尼可能导致肝转氨酶升高。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特别是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服用克唑替尼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避免高脂膳食,因为高脂膳食可能会降低克唑替尼的生物利用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克唑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中国医保。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购买该药,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注意甄别药品真伪,注意生产日期,避免买到假药劣药。克唑替尼应储存在 30°C 以下的温度环境中,有效期为 36 个月。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