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免疫疗法药物,通过靶向CTLA-4分子,增强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本文将详细介绍伊匹木单抗的使用指南,包括用药方法、剂量调整、不良反应处理以及日常注意事项。
在制备输液之前,需将伊匹木单抗小瓶在室温下静置约5分钟。抽出所需体积的伊匹木单抗并转移到静脉注射袋中,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终浓度为1mg/ml至2mg/ml。轻轻倒置混合稀释溶液,确保溶液均匀。制备后,将稀释溶液储存在2°C至8°C(36°F至46°F)或20°C至25°C(68°F至77°F)的室温下,从制备到输注不超过24小时。部分使用或空的伊匹木单抗小瓶应丢弃。
伊匹木单抗应通过静脉输注给药,输注时间应在30分钟内完成。每次给药后,需用0.9%氯化钠注射液USP或5%葡萄糖注射液USP冲洗静脉注射管路。与纳武单抗联合使用时,应先输注纳武单抗,然后在同一日输注伊匹木单抗。若与纳武单抗和铂双重化疗联合使用,顺序应为先纳武单抗,再伊匹木单抗,最后铂双重化疗。每次输液时使用单独的输液袋和过滤器。
孕妇使用伊匹木单抗可能导致胎儿损害,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3个月内不应母乳喂养。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注射后的3个月内应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伊匹木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12岁及以上的儿科患者中得到证实,但对于12岁以下的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老年患者使用伊匹木单抗的有效性与年轻患者相似。
伊匹木单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如肝炎、内分泌疾病、皮肤反应等。对于严重(3级)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不建议继续使用伊匹木单抗。因危及生命(4级)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需要全身免疫抑制治疗的复发性严重(3级)免疫介导反应、最后一次伊匹木单抗给药后持续12周或更长时间的持续中度(2级)或严重(3级)反应,或无法将皮质类固醇剂量减少至每天10mg或更少的泼尼松或等效物在开始类固醇后12周内,应永久停药。
伊匹木单抗应冷藏在2°C至8°C(36°F至46°F)的环境中,存放在原纸箱中,保护药物避光。避免冷冻或摇晃。药品的有效期为36个月。
目前尚无明确的伊匹木单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数据。因此,在使用伊匹木单抗时,应谨慎使用其他药物,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在接受伊匹木单抗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以上详细的使用指南,希望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伊匹木单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