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是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的药物,自2018年7月18日在中国获批上市以来,已经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特立氟胺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于2012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2018年7月1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特立氟胺在中国上市,为中国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这一批准标志着中国在罕见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方案。
目前,特立氟胺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有两个生产厂家:法国赛诺菲(Sanofi)和印度Natco。法国赛诺菲生产的原研药定价约为372美元/盒,每盒包含14mg*28片。印度Natco生产的仿制药定价约为96美元/盒,每盒包含14mg*30片。患者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这些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时应仔细甄别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
特立氟胺已经进入中国医保目录,这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这一创新药物的治疗。医保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罕见病患者的关怀,也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让更多患者受益。
特立氟胺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感染风险。活动性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应在感染得到解决后再开始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严重感染,应考虑暂停特立氟胺的使用,并采用加速清除程序。此外,使用特立氟胺前应进行结核病筛查,对于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应在开始特立氟胺治疗前完成相应的治疗。
目前没有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持特立氟胺患者接种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不建议特立氟胺患者接种活疫苗。如果需要接种疫苗,应在停用特立氟胺后考虑其长半衰期的影响,再进行接种。
特立氟胺在上市后曾有报道显示,部分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肝损伤,甚至需要进行肝移植。因此,患有急性或慢性肝病的患者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高于正常上限两倍的患者,通常不应使用特立氟胺。在开始特立氟胺治疗前6个月内,应检测患者的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停药并采取加速清除程序。
特立氟胺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和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应密切观察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此外,高血压患者在使用特立氟胺前应检查血压,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特立氟胺不推荐用于严重免疫缺陷、骨髓疾病或严重、不受控制的感染患者。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特立氟胺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用特立氟胺,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