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拉替尼(Lorla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特别是在那些携带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或ROS1基因突变的患者中。该药物的活性成分是洛拉替尼活性物质(Lorlatinib Active Substance),这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酪氨酸激酶ALK和ROS1的活性。本文将详细介绍洛拉替尼的主要成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洛拉替尼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洛拉替尼活性物质(Lorlatinib Active Substance),这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洛拉替尼活性物质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ALK和ROS1的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洛拉替尼的化学名称为(10R)-7-氨基-12-氟-2,10,16-三甲基-15-氧代-10,15,16,17-四氢-10H-苯并[b][1,4,11]氧氮杂䓬并[3,2-k][1,7]萘啶-14-羧酸丁酯。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和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能够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肿瘤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除了洛拉替尼活性物质外,药物中还包含一些辅助成分,如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聚维酮等。这些辅料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吸收性,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有效分布和作用。
洛拉替尼通常以片剂形式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00毫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果漏服一次,应在想起时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剂量,继续按常规时间服药。
洛拉替尼可能引起的一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周围神经病变、水肿、体重增加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肺部炎症、心动过缓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和心脏功能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洛拉替尼,因为该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老年患者在使用洛拉替尼时应谨慎,因为老年人的身体代谢能力较弱,药物的清除速度可能会减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洛拉替尼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尤其是与CYP3A4酶抑制剂和诱导剂合用时。患者在使用洛拉替尼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补充剂等,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洛拉替尼应储存在室温下(15-30°C),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打开包装后,应在3个月内使用完毕,以保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洛拉替尼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了解其主要成分和用药注意事项,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该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