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博赛替尼(莫博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该药物由日本武田制药研发,于2023年1月15日在中国获批上市。莫博赛替尼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莫博赛替尼的适应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莫博赛替尼适用于治疗成人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种突变较为罕见,约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2%,但对传统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反应较差。莫博赛替尼通过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显著减缓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莫博赛替尼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在一项关键的II期临床试验中,莫博赛替尼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3个月。此外,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莫博赛替尼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已经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案,但仍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莫博赛替尼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他们的预后。
虽然莫博赛替尼在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恶心、口炎、呕吐、食欲下降、甲沟炎、疲劳、皮肤干燥和肌肉骨骼疼痛等。这些副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管理的,但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莫博赛替尼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包括QTc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在开始使用莫博赛替尼前,应评估患者的心电图(ECG)和基线电解质水平,纠正任何异常。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疾病或电解质异常的患者。一旦发现QTc延长或其他心脏问题,应根据严重程度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莫博赛替尼。
莫博赛替尼还可能导致间质性肺病(ILD)/肺炎,这是一种严重的肺部并发症。患者在使用莫博赛替尼期间应密切监测新的或恶化的肺部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如果怀疑出现间质性肺病,应立即停用莫博赛替尼,并寻求医生的帮助。确诊间质性肺病的患者应永久停用莫博赛替尼。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儿童患者、老年人、肾损伤患者和肝损伤患者,莫博赛替尼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孕妇应避免使用莫博赛替尼,因为它可能对胎儿造成潜在的风险。哺乳期女性在使用莫博赛替尼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个月内不应进行母乳喂养。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和男性在使用莫博赛替尼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1个月内和1周内应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轻度至中度肾损伤和肝损伤患者在使用莫博赛替尼时不需要调整剂量,但重度肾损伤和肝损伤患者的剂量尚未确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