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该药物由紫杉醇为主要活性成分,通过稳定微管结构,阻止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射用紫杉醇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是由美国Abraxis BioScience公司研发的抗微管类药物,2005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首个适应症为转移性乳腺癌。随后,该药物的适应症扩展至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2008年,注射用紫杉醇在中国获批进口,商品名为Abraxane。目前,该药物已在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成为全球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选择。
注射用紫杉醇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注射用紫杉醇的这些适应症为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注射用紫杉醇的用法用量根据不同疾病类型有所不同:
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此外,输注期间需密切监测输注部位是否出现外渗或药物浸润,以降低输液相关反应的风险。
注射用紫杉醇的严重骨髓抑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剂量依赖性。使用过程中需通过频繁全血细胞计数监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乳腺癌患者需在治疗第1天监测,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在第1、8、15天监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00/mm³的患者禁用。治疗中若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³持续≥7天),乳腺癌和肺癌患者需减量;胰腺癌患者需暂停治疗直至中性粒细胞≥1500/mm³或血小板≥100,000/mm³。
感觉神经病变与剂量和疗程相关。乳腺癌患者出现≥3级神经病变需暂停至恢复至1-2级后减量;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恢复至≤1级后调整剂量。及时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减轻神经病变带来的不适。
总胆红素>5×ULN或AST>10×ULN的患者禁用注射用紫杉醇。胰腺癌患者总胆红素>1.5×ULN需调整剂量。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毒性,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注射用紫杉醇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特别注意:
针对不同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紫杉醇的代谢主要由CYP2C8和CYP3A4酶催化。与CYP2C8或CYP3A4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时需谨慎,可能会影响紫杉醇的暴露和毒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
注射用紫杉醇未开封时应在常温避冷冻保存,配制后需在冷藏条件下保存24小时,之后可在室温下再保存4小时。正确的贮存方法能够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通过了解注射用紫杉醇的详细说明书,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该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