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是一种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射用紫杉醇的医保价格、作用功效、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
Abraxane是一种由美国Abraxis BioScience公司研发的抗微管类药物,2005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2008年在中国获批进口,商品名为Abraxane。Abraxane的价格相对较高,一盒的价格约为664美元。目前,Abraxane尚未进入中国的医保目录,市场上也没有仿制药。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的主要成分是紫杉醇,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其解聚,从而保持微管蛋白的稳定,阻止细胞有丝分裂。此外,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还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停留在对放疗敏感的G2和M期。Abraxane的具体适应症包括:
Abraxane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采用了白蛋白结合技术,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的用法用量因适应症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对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推荐剂量为260mg/m²,静脉输注30分钟,每3周一次。在输注前,患者需要接受预防过敏反应的预处理,包括地塞米松10mg(治疗前12小时和6小时各一次)、苯海拉明20mg(治疗前30-60分钟)和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治疗前30-60分钟)。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剂量为100mg/m²,在每21天周期的第1、8、15天静脉输注30分钟。卡铂需在每个周期第1天注射用紫杉醇输注后立即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以避免严重的骨髓抑制和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期间需通过频繁的全血细胞计数监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乳腺癌患者需在治疗第1天监测,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在第1、8、15天监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00/mm³的患者禁用。治疗中若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³持续≥7天),乳腺癌和肺癌患者需减量;胰腺癌患者需暂停治疗直至中性粒细胞≥1500/mm³或血小板≥100,000/mm³。
感觉神经病变与剂量和疗程相关。乳腺癌患者出现≥3级神经病变需暂停至恢复至1-2级后减量;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恢复至≤1级后调整剂量。患者应定期报告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如麻木、刺痛或肌肉无力。
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2%,几乎所有反应发生在用药后的前10分钟。因此,患者在输注前需接受预防过敏反应的预处理。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适当的医疗处理。对其他紫杉类药物过敏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总胆红素>5×ULN或AST>10×ULN的患者禁用Abraxane;胰腺癌患者总胆红素>1.5×ULN需调整剂量。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毒性,以避免进一步的肝损伤。
Abraxane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影响胚胎生长,因此孕妇禁用。育龄妇女在接受治疗期间应避免怀孕。目前尚不清楚Abraxane是否会通过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该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药代动力学资料表明,顺铂后给予Abraxane,Abraxane的清除率大约降低30%,骨髓毒性较为严重。同时应用酮康唑会影响Abraxane的代谢。因此,使用Abraxane时应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其代谢的药物联用。
Abraxane应避光、密闭、在冷处保存,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详细的说明书介绍,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