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非尼(Braftovi)和恩考芬尼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名称,主要适用于治疗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和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本文将详细介绍康奈非尼的用法用量、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
康奈非尼的推荐剂量因不同疾病而异:
- 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推荐剂量为450mg(6粒75mg胶囊),每日一次,与比美替尼联合使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 BRAF V600E突变阳性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推荐剂量为300mg(4粒75mg胶囊),每日一次,与西妥昔单抗联合使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有关比美替尼和西妥昔单抗的推荐剂量信息,请参考相应的处方信息。
服用方法
康奈非尼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也可以不与食物一起服用,但不要在下一剂后12小时内服用遗漏剂量。如果服用康奈非尼后出现呕吐,不要再额外补充服用剂量,而是继续按照规律等待服用下一个剂量。
在服用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注意用法用量,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
剂量调整
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需要调整的剂量也不同。具体调整如下:
- 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如果停用比美替尼,将康奈非尼的最大剂量减少至300mg(4粒75mg胶囊),每天一次,直到比美替尼恢复使用。
- 其他不良反应:与康奈非尼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剂量减少建议咨询医学顾问。
患者在调整剂量时,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用药注意事项
QT间期延长监测
康奈非尼与剂量依赖性QTc间期间期延长有关,避免与已知会延长QT/QTc间期间期的药物同时服用,如比索洛尔、伊布利特等。已经患有QTc间期延长或极有可能发展为QT间期延长的患者,包括已知患有长QT间期综合征、具有临床意义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或未控制的心力衰竭的患者,应在服用康奈非尼之前和期间纠正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对于QTc间期大于500ms的情况,应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定期监测患者的QTc间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胚胎-胎儿毒性
康奈非尼具有胚胎毒性,建议具有生殖能力的女性使用有效的非激素避孕方法,因为在治疗期间和使用最后一剂康奈非尼后的2周内,康奈非尼可使激素避孕药无效。孕妇在使用康奈非尼时应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哺乳期女性应避免母乳喂养,以防止药物成分通过母乳进入婴幼儿体内。
特殊人群用药
康奈非尼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孕妇:康奈非尼具有胚胎毒性,孕妇应谨慎用药。
- 哺乳期女性:康奈非尼药物成分可能随哺乳进入婴幼儿体内,建议哺乳期女性不要母乳喂养。
- 儿童患者:康奈非尼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需谨慎使用。
- 老年患者:未观察到老年患者使用康奈非尼会出现的损害,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肝功能受损患者: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建议调整康奈非尼剂量,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推荐剂量尚未确定。
- 肾功能受损患者:对于轻度至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建议调整康奈非尼剂量,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推荐剂量尚未确定。
在特殊人群中使用康奈非尼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相互作用
康奈非尼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相互作用:
- 强或中度CYP3A4抑制剂:康奈非尼与强或中度CYP3A4抑制剂合用,会增加康奈非尼的血药浓度,并可能增加康奈非尼的不良反应。避免与强或中度CYP3A4抑制剂(如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等)同时服用。如果联合用药不可避免,应减少康奈非尼剂量。
- 强或中等CYP3A4诱导剂:康奈非尼与强或中等CYP3A4诱导剂合用可能会降低康奈非尼的血药浓度,并可能会降低康奈非尼的疗效。避免与强或中度CYP3A4诱导剂合用康奈非尼。
- OATP1B1、OATP1B3或BCRP底物:康奈非尼与OATP1B1、OATP1B3或BCRP底物合用可导致底物浓度增加,并可能增加这些药物的毒性。联合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暴露增加的体征和症状,并考虑调整这些底物的剂量。
患者在使用康奈非尼时,应避免与上述药物同时使用,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遵守以下几点:
- 存储条件:康奈非尼应储存在20℃至25℃的室温下,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康奈非尼,防止药物受潮。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
- 避光保存:康奈非尼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
- 包装完整性:康奈非尼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药物的储存和保管,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