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胆道癌和子宫内膜癌。该药物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的适应症、用法用量、配制与给药方法,并提供一些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用法用量
适应症
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适用于以下成人患者的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可切除 NSCLC 患者可联合含铂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术后继续单药辅助治疗(肿瘤≥4cm 和/或淋巴结阳性,且无 EGFR 突变或 ALK 重排)。不可切除 III 期 NSCLC 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疾病未进展的单药维持治疗。转移性 NSCLC 患者可联合曲美木单抗及含铂化疗(无 EGFR 敏感突变或 ALK 基因异常)。
- 小细胞肺癌(SCLC):局限期 SCLC 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疾病未进展的单药维持治疗。广泛期 SCLC 患者可联合依托泊苷及卡铂/顺铂作为一线治疗。
- 胆道癌(BTC):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BTC。
- 肝细胞癌(HCC):联合曲美木单抗治疗不可切除 HCC。
- 子宫内膜癌:联合卡铂和紫杉醇治疗原发晚期或复发性错配修复缺陷(dMMR)子宫内膜癌。
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的适应症涵盖了多种癌症类型,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癌症患者,提供了灵活的治疗选择。
用法用量
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的用法用量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一般情况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如下:
- 非小细胞肺癌:每 4 周静脉滴注 10 mg/kg,持续 60 分钟。
- 小细胞肺癌:每 4 周静脉滴注 1500 mg,持续 60 分钟。
- 胆道癌:每 3 周静脉滴注 1500 mg,持续 60 分钟。
- 肝细胞癌:每 4 周静脉滴注 1500 mg,持续 60 分钟。
- 子宫内膜癌:每 3 周静脉滴注 1500 mg,持续 60 分钟。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配制与给药方法
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的配制和给药方法如下:
- 配制:使用 0.9% 氯化钠或 5% 葡萄糖稀释至 1-15 mg/mL,避免振荡。
- 输注顺序:联合曲美木单抗时,先输注曲美木单抗,后 IMFINZI,最后化疗药物。
- 保存:配制后立即使用,或冷藏(2-8°C)保存不超过 28 天,室温(≤25°C)不超过 8 小时。
正确的配制和给药方法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用药注意事项与日常护理
用药注意事项
在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监测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皮疹等。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 避免摇晃产品:给药前应目视检查颗粒物和变色情况。如果溶液浑浊、有明显变色(溶液可能呈淡黄色)或有半透明至白色无定形颗粒以外的异物,请丢弃小瓶。
- 个体化监测:老年人(≥65 岁)患者疗效与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需个体化监测。儿童安全性尚未确立,儿科患者需谨慎评估。
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患者在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日常护理
为了更好地配合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的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 避免接触感染源:由于治疗可能影响免疫系统,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感冒患者、公共场所等。
-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的日常生活护理,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特殊人群用药
特殊人群在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时需要特别注意:
- 生殖潜力人群: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 3 个月内需采取高效避孕措施。
- 肾功能损害: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无需调整剂量,重度(CrCl<30 mL/min)数据不足。
- 肝功能损害: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无需调整剂量,重度(总胆红素>3×ULN)数据不足。
这些特殊人群在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时,应密切监测身体状况,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