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达莫司汀(BENDIT)是一种双功能基烷化剂,具有抗肿瘤和杀细胞作用。它最初由Ozegowski及其同事在1960年代初期于德国耶拿的微生物试验协会研制。苯达莫司汀通过DNA单链和双链的烷化作用交联,干扰DNA功能和合成,从而发挥抗肿瘤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苯达莫司汀的医保信息、价格、疗效和副作用。
苯达莫司汀已在中国上市,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在美国,苯达莫司汀(Treanda)也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在中国,苯达莫司汀的仿制药价格约为32美元一盒(100mg)。价格因地区和销售渠道的不同可能有所波动,但总体来说,医保报销后,患者的自付费用会大大减少。
苯达莫司汀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其主要适应症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何杰金病、非何杰金淋巴瘤、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和乳腺癌。在临床试验中,苯达莫司汀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时,对上述疾病均有较高的治疗反应率。例如,对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反应率分别为61%~97%和41%~48%。对于多发性骨髓瘤,苯达莫司汀与泼尼松联合使用的完全反应率高达32%。
苯达莫司汀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疲劳、皮疹等。其中,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感染、出血和其他并发症。此外,皮肤反应也是需要密切监测的问题,一旦出现严重或持续进展的皮肤反应,应暂停或停用苯达莫司汀。
**孕妇**:动物研究表明苯达莫司汀具有胚胎毒性,可能导致骨骼畸形和胎儿死亡。因此,妊娠期禁用苯达莫司汀,治疗期间及结束后6个月内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哺乳期女性**:目前尚无母乳中苯达莫司汀的数据,建议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周内停止哺乳。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需避孕。男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个月内需避孕,因为苯达莫司汀可能损害生育能力,导致精子形态异常。
**儿童使用**:苯达莫司汀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
**老年人使用**:对于65岁以上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疗效较年轻患者降低,但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无显著差异。
**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CrCl)<30 mL/min的患者禁用苯达莫司汀。
**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3×ULN或AST/ALT 2.5–10×ULN且总胆红素1.5–3×ULN的患者慎用苯达莫司汀。
**CYP1A2抑制剂**(如氟伏沙明):可能升高苯达莫司汀的血药浓度,增加毒性风险,建议避免联用。
**CYP1A2诱导剂**(如吸烟、利福平):可能降低苯达莫司汀的血药浓度,影响疗效,建议避免联用。
苯达莫司汀注射液需于2–8°C冷藏避光保存,冻干粉制剂则建议在室温(≤25°C)环境下避光储存。药物的有效期为24个月。
苯达莫司汀在静脉输注后迅速达到血浆峰浓度(Cmax),其剂量与暴露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在分布方面,苯达莫司汀的蛋白结合率高达94–96%,稳态分布容积约为20–25升。这些特性使得苯达莫司汀能够有效地到达肿瘤组织,发挥抗肿瘤作用。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