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是一种兼具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作用的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该药物自200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并在中国市场通过进口注册获批上市,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本文将详细介绍苯达莫司汀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药物。
苯达莫司汀有两种剂型,分别是溶液剂(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和冻干粉剂(注射用苯达莫司汀)。了解这两种剂型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于正确用药至关重要。
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和冻干粉剂的使用场景有所不同。如果打算在稀释至输液袋之前使用含有聚碳酸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封闭系统转移装置(CSTDs)、适配器和注射器,则请勿使用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如果使用注射器从药瓶中抽取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并转移至输液袋,只能使用带有金属针头和聚丙烯针座的聚丙烯注射器进行抽取和转移。聚丙烯注射器外观呈半透明状。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和复溶后的注射用苯达莫司汀中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浓度不同,溶液剂中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浓度为90mg/mL,冻干粉复溶后的溶液中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浓度为5mg/mL。请勿混合或联用这两种剂型。
苯达莫司汀的用法用量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推荐剂量为100mg/m²,每3周一次,共6个周期。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推荐剂量为120mg/m²,每4周一次,共8个周期。在使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进行剂量调整。
如果出现严重的血液学毒性或其他不良反应,可能需要延迟给药和/或降低剂量。例如,对于4级毒性,每个周期的第1天和第2天将剂量降至90mg/m²;若4级毒性复发,每个周期的第1天和第2天将剂量降至60mg/m²。对于3级或更高级别的非血液学毒性,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剂量调整。
使用苯达莫司汀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苯达莫司汀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减少。因此,应频繁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Hgb)和中性粒细胞。在临床试验中,最初每周监测一次血细胞计数。血液学指标的最低点主要出现在治疗的第三周。如果到下一个预定周期的第一天仍未恢复到推荐值,骨髓抑制可能需要延迟给药和/或随后降低剂量。在下一个治疗周期开始前,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应≥1×10⁹/L,血小板计数应≥75×10⁹/L。
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告知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若出现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应联系医生。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的患者存在感染复发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乙肝、巨细胞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和带状疱疹。在给药前,患者应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临床和实验室监测、预防和治疗)来应对感染和感染复发。
使用苯达莫司汀治疗后,主要是在与利妥昔单抗或奥滨尤妥珠单抗联合使用时,出现过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包括致死病例。对于出现新发或恶化的神经系统、认知或行为体征或症状的患者,应在鉴别诊断中考虑PML。如果怀疑是PML,应暂停苯达莫司汀治疗,并进行适当的诊断评估。对于发生PML的患者,应考虑停用或减少任何同时使用的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
总的来说,苯达莫司汀是一种有效的化疗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