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达尼布(Nintedanib)的适应症,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注意事项
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肺纤维化疾病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活性,阻断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减缓肺功能下降。本文将详细介绍尼达尼布的适应症、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尼达尼布的适应症、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
适应症
尼达尼布适用于以下几种疾病: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尼达尼布通过抑制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减缓肺功能下降。临床试验显示,尼达尼布可降低IPF患者肺功能年下降率约50%。
- 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尼达尼布被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减少纤维化进展。临床研究表明,尼达尼布在148周的治疗期间持续减缓肺功能下降。
- 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PF-ILD):尼达尼布适用于多种病因导致的进行性肺纤维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等。INBUILD研究证实,尼达尼布可减少肺功能恶化风险。
- 晚期腺癌型非小细胞肺癌:尼达尼布联合多西他赛可用于治疗一线化疗后局部转移或局部复发的晚期腺癌型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限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 慢性过敏性肺炎相关纤维化:尼达尼布在2024年新增慢性过敏性肺炎相关纤维化的适应症,并可能用于放射性肺炎(RP)治疗。
尼达尼布的广泛适应症使其成为治疗多种肺纤维化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用与功效
尼达尼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VEGFR、PDGFR和FGFR的活性,阻断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从而达到减缓肺功能下降的效果。具体来说:
- 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限制纤维化组织的生长。
- 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缓纤维化进程。
- 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进一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少纤维化的发展。
这些作用机制共同作用,使得尼达尼布在治疗肺纤维化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
用法用量
尼达尼布的推荐剂量如下:
- 成年患者标准剂量:每次150 mg,每日两次,两次服药间隔约12小时,需与食物同服。
- 轻度肝功能受损(Child-Pugh A)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次100 mg,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
- 中度或重度肝功能受损患者:不推荐使用尼达尼布。
- 剂量调整:如出现不良反应,可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剂量至100 mg,每日两次,必要时可重新调整至150 mg,每日两次。如患者无法耐受100 mg,每日两次的剂量,则需停药。
- 漏服处理:如漏服,应在下次预定时间继续服药,不需补服漏掉的剂量,且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0 mg。
正确的用法用量对于确保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用药注意事项
禁忌症
尼达尼布的禁忌症包括:
-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尼达尼布。
- 中重度肝损伤患者:尼达尼布不推荐用于中度或重度肝功能受损患者。
-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尼达尼布禁用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以及服用最后一剂尼达尼布后至少3个月内严格避孕。
这些禁忌症有助于避免药物对特殊人群的潜在风险。
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处理
尼达尼布的常见副作用包括:
- 腹泻:多为轻至中度,可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发生。初次发生腹泻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使用抗腹泻的药物(如洛哌丁胺)治疗。如采取对症治疗后仍持续腹泻,应考虑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甚至停药。
- 恶心、呕吐:多为轻至中度,可进行止吐等对症支持治疗。如仍持续存在恶心或呕吐,可能需要降低剂量或中断治疗。如果严重的恶心或呕吐无法解决,应停药处理。
- 肝功能异常: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用尼达尼布,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和治疗,以保护肝脏健康。
- 光敏感:可能导致皮肤对光线敏感,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建议在用药期间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出门时做好防晒措施。
- 出血倾向:表现为鼻衄、牙龈出血等现象。若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及时识别和处理这些副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特殊人群用药
尼达尼布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特别注意:
- 孕妇:基于动物研究发现及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孕妇使用尼达尼布时可导致胎儿损伤。因此,要告知孕妇尼达尼布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在接受尼达尼布治疗时避免怀孕,并在治疗开始时、治疗期间和使用最后一剂尼达尼布后至少3个月内使用高效避孕药。
- 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不建议母乳喂养。
- 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服用尼达尼布的患者可能出现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因此使用尼达尼布治疗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包括已知的冠状动脉疾病)时要谨慎。对于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迹象或症状的患者,应考虑中断治疗。
- 已知出血风险的患者:基于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尼达尼布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在上市后期间,观察到尼达尼布会导致非严重和严重出血事件,其中一些是致命风险。因此,只有在预期益处超过潜在风险的情况下,才在已知出血风险的患者中使用尼达尼布。
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确保特殊人群的安全用药。
通过了解尼达尼布的适应症、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应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 :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
药队长多年来,专注药品信息、临床招募等领域,尽力为患者带来一缕阳光、一丝温暖......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鲁ICP备2023035557号-3
证书编号:(鲁)-经营性-2022-0196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