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JAK抑制剂,属于一类被称为“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来达到抗炎、免疫调节、控制病情活动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乌帕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了中国医保,市面上有多款仿制药。以下是乌帕替尼的主要适应症及其相关信息。
乌帕替尼适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该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甲氨蝶呤或其他非生物(常规)DMARD(如羟氯喹、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联合使用。乌帕替尼通过阻断白介素-6受体信号通路来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乌帕替尼能够显著改善这些症状。
乌帕替尼还被批准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TNF阻断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患者的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病,通常伴有红色、厚度不一的斑块。乌帕替尼通过抑制JAK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和肿胀,提高生活质量。
乌帕替尼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非放射学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和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这些疾病的患者在对TNF阻断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乌帕替尼进行治疗。乌帕替尼的推荐剂量因具体疾病而异,一般为15毫克,每日一次。
在接受乌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报告发生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因此,对于活动性严重感染,包括局部感染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乌帕替尼。在使用乌帕替尼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治疗的风险和益处,并在治疗期间和之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体征和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应及时中断乌帕替尼的使用。一旦感染得到控制,可根据医生的建议恢复治疗。
在开始或继续乌帕替尼治疗之前,医生会考虑个体患者的获益和风险。乌帕替尼的使用可能会增加某些患者的死亡风险,尤其是在存在严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因此,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当乌帕替尼与强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时,乌帕替尼的暴露量会减少,可能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因此,不建议乌帕替尼与强CYP3A4诱导剂联合使用。患者在使用乌帕替尼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并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用药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