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克替尼(Dacomi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它属于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达克替尼通过不可逆地结合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相关蛋白上,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达克替尼的用途、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达克替尼主要用于治疗携带EGFR基因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置换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类患者通常对传统化疗的反应较差,而达克替尼作为一种高效的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推荐剂量为45毫克,每日一次,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也可以空腹服用。
达克替尼是一种不可逆的泛HER抑制剂,可以与EGFR、HER2和HER4等多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结合。与第一代可逆性TKI相比,达克替尼的结合更为牢固,因此能够更持久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疗效,还减少了因耐药性而导致的治疗失败。此外,达克替尼还可以延缓HER2等旁路激活引起的耐药问题,对HER2及EGFR20ins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达克替尼在治疗EGFR敏感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与第一代TKI相比,达克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具体而言,一项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显示,达克替尼组的中位PFS为14.7个月,而吉非替尼组为9.2个月;中位OS分别为34.1个月和26.8个月。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达克替尼在临床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达克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5毫克,每日一次,持续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服用,但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服用,以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或错过了一剂,无需补服,只需在下一个预定时间继续服用即可。
达克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甲沟炎、口腔炎、食欲下降、皮肤干燥、体重下降、脱发、咳嗽和瘙痒。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至中度,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对症治疗来管理。例如,对于腹泻,可以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对于皮疹,可以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药膏。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考虑减量或停药。
达克替尼与某些药物合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与质子泵抑制剂(PPI)同时使用会降低达克替尼的浓度,从而可能降低其疗效。因此,应避免达克替尼与PPI同时使用。可以使用局部作用的抗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作为替代。另外,达克替尼会增加CYP2D6底物药物的浓度,从而可能增加这些药物的毒性风险。因此,应避免达克替尼与CYP2D6底物药物同时使用。
达克替尼应储存在30℃以下的环境中,并避免阳光直射。该药物的有效期为36个月,过期的药物不应继续使用。在购买时,应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妥善保存。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达克替尼是一种高效且安全的靶向治疗药物,适用于携带特定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及时管理不良反应,并避免与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