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药进入市场,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马立巴韦(Maribavir),又称为马利巴韦,就是这样一款备受瞩目的新型抗病毒药物。马立巴韦主要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这种病毒感染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探讨马立巴韦在国内的上市情况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马立巴韦(Maribavir)是一种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程度因人而异,尤其在免疫系统抑制的患者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马立巴韦的研发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以帮助控制和减轻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健康问题。
马立巴韦于2021年11月23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在国内,马立巴韦的上市时间是2023年12月19日。这意味着,自2023年底以来,中国的患者已经可以合法使用这种药物。此外,马立巴韦已经进入中国医保,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马立巴韦的价格相对较高,德国版马立巴韦的规格为200mg*56片,价格约为22,939美元一盒。虽然价格昂贵,但由于其进入了医保,患者的实际支付费用会大大减少。目前,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线上药店以及正规海外代购等方式购买马立巴韦。
对于哺乳期女性,目前尚不清楚马立巴韦或其代谢物是否存在于乳汁中,是否会影响乳汁的产生,或对母乳喂养的婴儿有影响,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对于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同样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对于儿科患者,马立巴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因此在使用时应谨慎。
马立巴韦与更昔洛韦或缬更昔洛韦联合使用时,抗病毒活性会降低。这是因为马立巴韦通过抑制人类巨细胞病毒pUL97激酶来拮抗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的抗病毒活性,而该激酶是激活/磷酸化更昔洛韦和伐更昔洛韦所必需的。因此,不建议马立巴韦与更昔洛韦或缬更昔洛韦联合使用。
此外,马立巴韦是CYP3A4的底物,不推荐与强CYP3A4诱导剂共同给药,如阿瑞匹坦、巴比妥类、波生坦片、卡马西平、依法韦仑、非尔氨酯片、糖皮质激素、莫达非尼等。这些药物可能会降低马立巴韦的血浆浓度,从而导致病毒学反应降低。
马立巴韦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味觉障碍、恶心、腹泻、呕吐和疲劳(发生率超过10%)。在治疗期间和之后,可能发生耐药性导致的病毒学失败。治疗后病毒学复发通常发生在停药后4-8周内。一些与马立巴韦pUL97耐药相关的替代品可能会造成对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的交叉耐药。如果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复发,应监测巨细胞病毒DNA水平并检查马立巴韦耐药性。
马立巴韦(Maribavir)在国内已经上市,并进入了医保,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在使用马立巴韦时,患者应特别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马立巴韦,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