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帕鲁胺(Apalutamide)在国内已正式上市,这无疑为广大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阿帕鲁胺是一种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和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本文将详细介绍阿帕鲁胺的上市情况、适应症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阿帕鲁胺的研发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并于2009年授权进行进一步开发。2019年9月6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阿帕鲁胺在中国上市,这是国内首个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药物。阿帕鲁胺的上市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阿帕鲁胺不仅在中国上市,还成功进入了中国医保目录。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减轻经济负担。目前,市场上已有仿制药供应,进一步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
阿帕鲁胺在中国上市时的定价为每盒60mg*120粒,价格为1200美元左右。虽然价格较高,但考虑到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和医保报销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阿帕鲁胺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关节痛、皮疹、食欲下降、跌倒、体重下降、高血压、潮红、腹泻和骨折。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这些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接受阿帕鲁胺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相关体征和症状。建议患者定期检查血压和血糖水平,积极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风险因素。
阿帕鲁胺治疗的患者有较高的骨折风险。医生在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建议患者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必要时使用骨靶向药物。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折,应立即就医。
阿帕鲁胺是CYP3A4和CYP2C19的强诱导剂,以及CYP2C9的弱诱导剂。它还可能影响P-糖蛋白(P-gp)、乳腺癌症抗性蛋白(BCRP)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的活性。因此,患者在使用阿帕鲁胺期间应避免与这些酶的底物药物同时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阿帕鲁胺在国内的上市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患者在使用阿帕鲁胺时,应注意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心血管和骨折风险,以及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