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stamatinib(福坦替尼)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对既往治疗反应不佳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患者。福坦替尼通过抑制脾脏酪氨酸激酶(SYK),促进血小板的生成,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该药物由西班牙 Grifols 公司研发,于2018年4月在美国首次获批上市,并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福坦替尼尚未在中国上市,未进入中国医保,市面上也没有仿制药,患者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
福坦替尼是一种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R406。SYK在血小板生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抑制SYK的活性,福坦替尼能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提高血小板计数,从而减少出血风险。此外,福坦替尼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攻击,进一步保护血小板免受破坏。
福坦替尼主要用于治疗对既往治疗反应不佳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患者。慢性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自身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增加出血风险。福坦替尼通过提高血小板计数,显著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福坦替尼在治疗慢性ITP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福坦替尼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福坦替尼还能改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在使用福坦替尼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多项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月监测一次全血细胞计数(CBC),包括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直至血小板计数稳定。每月监测一次肝功能检查(LFTs),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胆红素。在剂量稳定前,每两周监测一次血压,此后每月监测一次。这些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福坦替尼的剂量调整建议基于患者个人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某些不良反应的处理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量或停药。例如,如果血小板计数仍未升高至足以避免临床上严重出血的水平,在福坦替尼治疗12周后停药。如果出现高血压,且经过适当治疗后血压仍持续升高,可能需要暂停使用福坦替尼、减少剂量或停药。
福坦替尼与CYP3A4强抑制剂联合使用时,会增加R406(主要活性代谢物)的暴露量,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与CYP3A4强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应密切监测福坦替尼剂量相关的毒性,并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用量。CYP3A4强抑制剂包括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等。同时,福坦替尼与CYP3A4强诱导剂联合使用时,会减少R406的暴露量,因此不建议福坦替尼与CYP3A4强诱导剂联合使用,CYP3A4强诱导剂包括利福平、利福喷丁、苯妥英等。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福坦替尼时需要特别注意。根据动物研究结果,福坦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孕妇在用药前进行妊娠检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哺乳期妇女在使用福坦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1个月内不要母乳喂养。此外,不推荐18岁以下的儿童患者使用福坦替尼。老年人需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
福坦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呼吸道感染、头晕、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腹泻、高血压、恶心、腹痛、疲劳、胸痛、皮疹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在使用福坦替尼期间,应密切关注这些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