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奎妥单抗(talquetamab)是他奎他单抗的别称,是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型双特异性抗体。该药物由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于2025年2月11日批准上市,目前尚未纳入中国医保。本文将详细介绍塔奎妥单抗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塔奎妥单抗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四种疗法(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抗CD38单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该药物通过靶向GPRC5D/CD3,结合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塔奎妥单抗应以皮下注射方式给药,且仅由具备相应医疗条件及支持措施的专业人员操作。为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神经毒性的风险,初始治疗均采用递增剂量方案,并须在给药后住院观察48小时。具体剂量如下:
给药频率为每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塔奎妥单抗提供为两种规格:3 mg/1.5 mL(2 mg/mL)及40 mg/mL的单剂量注射液。给药前应检查药液是否清澈无颗粒,若药液出现混浊、变色或有异物则不得使用。从2°C~8°C冷藏状态取出后,需在室温(15°C~30°C)下平衡至少15分钟,并轻轻摇匀(不得剧烈摇晃)。抽取所需注射量时应注意单次注射体积不超过2 mL,若超过则分多次注射,并确保注射部位相隔至少2 cm。制备后的注射器应尽快使用,如因特殊情况需延迟使用,则可在2°C~8°C下保存不超过24小时,或在室温下保存24小时,超时则必须丢弃。
塔奎妥单抗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症状。在周期1中,应在塔奎妥单抗输注前后使用推荐的伴随药物,以降低CRS反应风险。建议采用逐步递增给药方案,并在具备CRS监测和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给药。密切监测患者,出现症状立即停药并启动支持治疗,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药。
塔奎妥单抗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毒性,包括神经毒性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表现为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嗜睡等。这些症状可与CRS同时发生或单独出现。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孕妇:塔奎妥单抗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育龄妇女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三个月内采用有效避孕措施。
哺乳期女性:目前尚无塔奎妥单抗在母乳中分布的数据,但考虑到药物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哺乳期女性在接受治疗期间以及停药后三个月内避免哺乳。
儿童使用:目前临床研究未在儿童群体中开展,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建立,故不推荐用于儿童。
老年人使用:临床研究中包含65岁及以上患者,整体安全性及有效性与年轻患者无显著差异。但对于75岁及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致命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和密切监测。
肝功能损害:虽然在警示中强调需监测肝功能指标,但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具体用药调整,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塔奎妥单抗在体内激活T细胞并引起细胞因子释放,该过程可能暂时抑制细胞色素P450(CYP)酶的活性,增加某些CYP底物药物的血药浓度。在与CYP酶底物合用时,应密切监测目标药物的血药浓度和毒性表现,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在使用塔奎妥单抗期间,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身体状况。此外,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