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也被称为Mulpleta或稳可达,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计划接受手术的成年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该药物由日本盐野义公司研发,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并投入临床使用。在中国,芦曲泊帕于2023年6月2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现已纳入中国医保。
芦曲泊帕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这种药物特别适用于那些因慢性肝病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特别是在需要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操作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降低手术风险。
芦曲泊帕主要用于计划接受手术(包括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慢性肝病患者不得通过服用芦曲泊帕来恢复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该药物通过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帮助患者在手术前达到安全的血小板水平,从而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的风险。
芦曲泊帕的推荐用法为口服,每次3mg,每日一次,连续用药7天。患者应在手术前8-14天开始服用,最后一次服药后2-8天内进行手术。如果漏服一次,应尽快补服,并在次日继续按原计划服药。在治疗开始前和术前两天内,应监测血小板计数。
芦曲泊帕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与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在接受芦曲泊帕治疗的慢性肝病患者中,已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报道。因此,对于存在血栓栓塞已知风险因素的患者,如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V、凝血酶原20210A、抗凝血酶缺乏,或蛋白C/S缺陷),应谨慎使用芦曲泊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指标。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妊娠女性用药时应谨慎考虑芦曲泊帕对胎儿的潜在风险。目前尚无关于妊娠女性使用芦曲泊帕的风险数据。在动物生殖研究中,妊娠大鼠经口给予芦曲泊帕,可见发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妊娠女性应避免使用芦曲泊帕。哺乳期妇女在服用芦曲泊帕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用药后至少28天内不建议哺乳,因为药物可能会进入母乳,对婴儿造成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 芦曲泊帕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因此不建议儿童使用该药物。
老年人用药: 临床试验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受试者人数较少,因此无法确定老年受试者与年轻受试者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然而,目前的临床经验并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发生率约为3%。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失眠、恶心、咳嗽、干眼、白内障、腹泻、脱发、皮肤瘙痒、肌肉疼痛、发热、乏力、无力、寒战、四肢水肿、肝功能异常、月经过多、感觉异常等。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芦曲泊帕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或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例如,芦曲泊帕可与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镁、铝、硒和锌)发生螯合作用,因此应在抗酸药、乳制品和其他含有多价阳离子的药物之间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此外,芦曲泊帕与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因此不建议二者合用。具体用药方案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芦曲泊帕是一种有效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适用于计划接受手术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使用时应注意血栓风险、特殊人群用药、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患者。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