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拉菲布拉诺(elafibranor)是一种新型的双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δ的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该药物由Ipsen Biopharmaceuticals, Inc.研发,并于2024年6月10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成为近十年来首个获批用于治疗PBC的新药。本文将详细介绍埃拉菲布拉诺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埃拉菲布拉诺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δ(PPARδ),在多个层面发挥治疗作用。PPARα主要负责调节脂质代谢,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肝脏脂肪积累。PPARδ则参与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的调控,有助于减轻肝脏炎症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这些作用机制使得埃拉菲布拉诺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其他心脏代谢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
埃拉菲布拉诺的主要适应症是治疗成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胆管逐渐受损并最终导致肝硬化。埃拉菲布拉诺可以与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使用,用于对UDCA反应不佳的患者,或单独用于无法耐受UDCA的患者。此外,埃拉菲布拉诺还处于开发阶段,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以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
在临床试验中,埃拉菲布拉诺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一项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埃拉菲布拉诺治疗的患者在主要终点——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下降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这些结果为埃拉菲布拉诺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提供了有力支持。
埃拉菲布拉诺的推荐剂量为80毫克,每日一次,可以随餐或空腹服用。在开始治疗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肌肉疼痛或肌病情况,并对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进行妊娠测试。为了确保药物的最佳吸收和效果,建议患者在使用胆汁酸整合剂前至少4小时或后4小时服用埃拉菲布拉诺,或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间隔内使用。
埃拉菲布拉诺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关节痛、便秘、肌肉损伤、骨折、胃食管反流病、口干、体重减轻和皮疹。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埃拉菲布拉诺尚未在中国上市,也没有进入中国的医保目录。患者如需使用该药物,可能需要通过自费或其他途径购买。原研药的价格约为8391美元一盒(80毫克*30粒),而老挝卢修斯版仿制药的价格约为859美元一盒(80毫克*30粒)。虽然价格较高,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这种新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总之,埃拉菲布拉诺作为一种新型的双重PPARα/δ激动剂,在治疗成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方面展现了显著的疗效。了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及用药注意事项,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这一复杂的疾病。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