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曲泊帕(Mulpleta)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患者因血小板减少症而需要手术的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芦曲泊帕的适应症、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芦曲泊帕(Mulpleta)适用于计划接受手术(包括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慢性肝病患者不应通过服用本品来恢复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芦曲泊帕的研发公司是日本的盐野义公司,该药物已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上市,并于2023年6月29日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的批准上市。
芦曲泊帕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能够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这有助于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从而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风险。虽然其具体适应靶点尚不明确,但芦曲泊帕的主要成分是lusutrombopag,已被证明在临床试验中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
芦曲泊帕的推荐剂量为每次3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天。患者可以在随餐或不随餐的情况下服用。为了确保最佳疗效,应在手术前8-14天开始服用芦曲泊帕,并在最后一次服药后2-8天进行手术。如果患者在服药期间漏服一次,应尽快补服,并于次日继续按原计划服药。
芦曲泊帕是一种TPO受体激动剂,与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在接受芦曲泊帕治疗的慢性肝病患者中已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报道。在3项境外随机双盲试验中,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接受芦曲泊帕治疗的患者中有1%(2/171)报告了门静脉血栓形成,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有1%(2/170)报告了门静脉血栓形成。这些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计数的显著升高并无关联。
当对存在血栓栓塞已知风险因素(包括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V、凝血酶原20210A、抗凝血酶缺乏,或蛋白C/S缺陷])的患者给予芦曲泊帕时,需考虑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对于血栓形成中、血栓形成前或肝性血流缺失的患者,仅在患者的潜在受益超过潜在风险时方可使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女性用药时应谨慎考虑本品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在动物生殖研究中,妊娠大鼠于器官发生期和哺乳期经口给予芦曲泊帕,可见发育的不良影响。目前尚无芦曲泊帕是否会进入人乳、对母乳喂养婴儿的影响以及对产乳量的影响的相关信息。因此,在服用芦曲泊帕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用药后至少28天内不建议哺乳。
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临床试验中尚未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儿童患者使用芦曲泊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用药
临床试验中65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受试者人数较少,因此无法评价老年受试者与年轻受试者的反应是否不同。报道的其他临床经验并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存在差异。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是头痛。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疲劳和皮疹等。患者在使用芦曲泊帕时应密切监测任何不适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虽然罕见,但芦曲泊帕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门静脉血栓形成、肝功能异常等。患者在使用芦曲泊帕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以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芦曲泊帕应密封保存,温度不超过2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芦曲泊帕的有效期为48个月。患者在使用前应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芦曲泊帕(Mulpleta)是一种有效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适用于计划接受手术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患者在使用芦曲泊帕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注意用药期间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