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纤苷(Defibrotide),又称为去纤苷钠、去纤维钠,是一种从哺乳动物器官中提取的脱氧核糖核酸衍生物。它已在欧洲和美国获得了上市批准,用于治疗特定条件下的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肾或肺功能障碍。本文将详细介绍去纤苷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去纤苷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缺血作用。这些效应可能是由于去纤苷能够稳定并保护内皮细胞,从而抑制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善凝血功能障碍,修复血管壁损伤。
去纤苷主要用于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肾或肺功能障碍。具体来说:
在使用去纤苷前,患者需进行详细的诊断,以确定是否适合该药物的治疗。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去纤苷显著提高了 HVOD 患者的生存率,且耐受性良好。与历史对照相比,使用去纤苷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腹泻、呕吐等,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
去纤苷的推荐剂量为每 6 小时 6.25 mg/kg,静脉输注 2 小时。剂量应基于患者的基线体重,基线体重定义为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准备方案前的体重。使用去纤苷至少 21 天,如果 21 天后肝静脉闭塞病(VOD)的症状和体征没有消失,则继续使用去纤苷直至肝静脉闭塞病(VOD)消失或最多 60 天。
去纤苷必须在输注前稀释。在使用去纤苷之前,应确认患者没有出现临床上严重的出血现象,并且在使用不超过一种血管加压药的情况下血流动力学稳定。在 2 小时内持续静脉注射去纤苷,使用配备 0.2 μm 在线过滤器的输液器输注稀释的去纤苷溶液。在给药前后立即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9% 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静脉给药管(外周或中央)。不要在同一静脉内同时给药去纤苷和其他静脉注射药物。
去纤苷与抗血栓或纤维蛋白溶解药的同时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应避免。在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中不要开始去纤苷治疗。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是否有出血的体征。如患者使用去纤苷发生出血,应终止去纤苷,治疗患病原因,并提供支持性护理直至出血停止。
此外,去纤苷尚未在中国上市,没有进入中国医保,市面上目前没有仿制药。原研药由爱尔兰生物制药公司爵士制药生产,价格约为 5310 美元一盒。患者在选择使用去纤苷时,应充分考虑其经济负担和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