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达尼布(Ofev),是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14年10月获美国FDA批准,2017年9月在中国上市,并于2020年3月1日纳入中国医保目录。尼达尼布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能够显著延缓和控制患者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提高生活质量。
尼达尼布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过竞争性地与这些受体结合,尼达尼布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转化,从而减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进程。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尼达尼布可以显著减缓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年下降速率,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一项大型临床试验显示,尼达尼布可以将FVC的年下降速率减少约50%,并且在不同特征的人群中均能有效减缓FVC的下降。此外,尼达尼布还能显著降低急性加重的发生风险,降低47%。统计学研究还发现,尼达尼布是唯一一个能够显著降低肺纤维化急性加重风险的抗纤维化药物,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达43%。
尼达尼布的安全性相对较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中度的胃肠道症状,尤其是腹泻。大多数腹泻发生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仅有5%的患者因不耐受腹泻而停药。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食欲减退。在使用尼达尼布的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尼达尼布是一种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在使用尼达尼布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持续性腹泻、恶心、呕吐等,应及时联系医生。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用药,直至症状缓解。
除了规范用药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尼达尼布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合理的用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