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新药,已经在国内外多个市场获得了批准。在中国,这款药物于2023年6月27日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消息无疑为广大慢性肝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最初于2015年12月1日在日本市场上市,随后在2018年7月31日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在欧洲,该药物也在2019年获得了上市许可。这些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为芦曲泊帕在中国的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6月27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芦曲泊帕在中国上市。这一批准基于在中国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芦曲泊帕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日本和全球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芦曲泊帕在中国的上市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还标志着中国在创新药物引进方面的进一步进展。
芦曲泊帕是由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的口服小分子TPO受体激动剂。在中国,该药物由亿腾医药引进并负责销售。芦曲泊帕的规格为3mg*7粒,价格约为1736美元一盒。患者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该药物。
芦曲泊帕适用于计划接受手术(包括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然而,慢性肝病患者不应通过服用芦曲泊帕来恢复正常的血小板计数。此外,对于存在血栓栓塞已知风险因素的患者,如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V、凝血酶原20210A、抗凝血酶缺乏,或蛋白C/S缺陷),使用芦曲泊帕时需谨慎考虑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生率约为3%。在接受芦曲泊帕治疗的患者中,有1%的患者报告了门静脉血栓形成,但这些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计数的显著升高并无关联。因此,在使用芦曲泊帕期间,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血液凝固状态。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芦曲泊帕时应谨慎考虑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妊娠女性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评估潜在的风险和益处。对于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剂量调整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芦曲泊帕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休息。避免摄入过多的酒精和高脂肪食物,这些都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药物的疗效。此外,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小板计数也是必要的。
芦曲泊帕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同时使用抗凝血药物时。患者在使用芦曲泊帕前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评估潜在的相互作用风险。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患者在使用芦曲泊帕时应严格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错过一次服药,应在记起时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剂量,按正常时间继续服药。不要为了弥补漏服而加倍用药。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